金屬獎盃因多為盃狀,故得名,不過,也有其他種類的獎座不是採用盃狀的,有些可能採用盤狀、人像、雕塑或其他形狀。下面就由我們介紹最著名的兩座獎盃——國際足協世界盃和奧斯卡獎盃。
國際足協世界盃(FIFA World Cup)
國際足協世界盃經歷過兩次不同的設計,又經歷過兩次失竊,不過也讓這座獎盃充滿傳奇色彩。
國際足聯在1930年舉辦首屆世界盃,而當時的獎盃是由法國雕刻家拉斐爾製作的純金獎盃,該獎盃是在鑲嵌著寶石的支柱上,勝利女神伸展雙臂拖著八角形杯子的雕刻品。爲了紀念世界盃的創始人—— Jules Rimet 會長,然後將該獎盃命名為 Jules Rimet Cup,又稱為女神盃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爲了雷米特盃不受侵略者的“迫害”,被埋藏在意大利一房屋的床底下。
1966年,英國舉行的世界盃,期間該獎盃在展覽時被盜走,英國警方多次尋找后以失敗告終。最後,該獎盃神奇的被一隻叫“皮科斯”的小狗在郊外的垃圾箱找到。到1970年,當時唯一的三連冠國家——巴西永遠保存這座獎盃。但是,雷米特杯於1983年在巴西被盜賊偷走後疑被熔化。後來,巴西足協制作了一個復制品以作補償。
1971年4月5日,由國際足聯主席 Stanley Rous 領導的特別委員會從53份設計圖案中選出義大利設計師 Silvio Gazzaniga 的設計,這就是今天的世界盃獎盃——大力神盃。該獎盃由 Silvio Gazzaniga 用18K純金鑄成,高36厘米 (14英寸),重4.97千克 (11鎊),造型為兩個大力士雙手高舉地球。Silvio Gazzaniga 形容獎盃:“線條從底部產生,螺線升起,展開以接收地球。兩個運動員激起勝利的一刻,緊密的盃身的雕刻將他們升起,可見一種卓越有動力的興奮。這有力地表現了取得勝利的那一瞬間的激情”。
1974年起,大力神盃由應屆冠軍得住保存,應屆冠軍得主保存,直至下屆決賽週前,一般在決賽當日舉行交還儀式,由上屆冠軍隊代表交還,並頒發給本屆冠軍隊。1974年由西德隊第一次獲得。1974年以後獲得冠軍的國家隊可以獲得一尊大力神盃的複製品,但是原件不會被任何國家隊永久擁有,乃歸國際足協所有。大力神盃的底座上共可刻下1974年至2038年十七屆世界盃冠軍的國家名稱,但在2038年的世界盃完結之後,大力神盃是否將退役尚不清楚。
大力神盃獨一無二的特點和全世界球迷對它的崇拜,使其成為無價之寶。象徵足球世界的最高榮耀,代表了球員在足球生涯中最有意義的成就,同樣,它也為全世界的球迷提供了無限的遐想,並激發心中對足球的熱愛。
奧斯卡獎盃
奧斯卡金像獎或奧斯卡獎 (Oscars)或其原名學院獎 (Academy Awards),是每年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頒發,旨在鼓勵優秀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的獎項。奧斯卡獎不僅是美國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,更是倍受世界矚目。
奧斯卡金像獎盃,由米高梅電影公司的藝術總監 Cedric Gibbons 負責設計:一個手持寶劍站立在電影膠片捲軸上的騎士,膠片捲軸上的5根輻條代表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最初的5個分支:演員、編劇、導演、製片與技術人員;Gibbons 的助手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 設計了黑色大理石的基座;來自洛杉磯的雕塑家 George Stanley 完成了石膏雕像。 目前,獎盃雕像高13.5英寸 (早期為10.25英寸),重8.5磅 (早期為6.75磅)。雕像起初是由青銅鍍金製作,二戰期間,由於資源匱乏,曾暫時改用塑料製作,戰後才補發鍍金雕像。目前,小金人是由錫銻銅合金磨光後,鍍10K金箔,再經過精磨,鍍24K金箔,最後在外層塗上發光漆而製成的。
奧斯卡小金人獎盃最早曾被稱作「學院獎雕像」、「金獎盃」等,但奧斯卡這一名稱卻更為常用,而這一名稱的由來,至今也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。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是:學院的圖書館管理員 Margaret Herrick 在看見小金人獎盃後驚異的說:「這真像我的叔叔奧斯卡!」但也有人認為奧斯卡是她的第一任丈夫的名字。這之後,學會內的人員都開始以奧斯卡來作為小金人獎盃的暱稱。1934年的第六屆頒獎典禮後,好萊塢的專欄作家 Sidney Skolsky 在他的文章中第一次公開使用了奧斯卡這個稱謂。1939年,學會最終認可了奧斯卡這個名字,並且開始正式的使用它。比如學院獎的官方網站的域名便是「oscars.com」。至今,奧斯卡與學院獎都還在使用。
此為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得主,從左到右,分別是最佳女配角 Patricia Arquette,最佳男主角英國演員 Eddie Redmayne,最佳女主角美國女星 Julianne Moore,最佳男配角 J.K.Simmons。
以上資訊部分來自網路,若有侵權或不適當的部分,請來信告知,我們將會立即下架並刪除,謝謝。